首現保險中介分支機構被“勸退”
(相關資料圖)
山西銀保監局日前發布的監管意見要求,眾信易誠保險代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眾信易誠”)立即對山西分公司進行市場退出處理,這也是保險業首次出現保險中介省級分支機構被“勸退”的情形。
公告顯示,因存在沒有符合現行監管要求的營業場所,長期沒有有效業務、人員失聯,無法進行正常的監管溝通和信息報送等問題,眾信易誠山西分公司已不符合保險中介機構分支機構存續條件。對此,山西銀保監局要求眾信易誠落實保險中介機構“多散亂”問題整治相關要求,立即對山西分公司采取撤銷或者解除保險代理業務授權等措施,并妥善處理山西分公司市場退出后續事宜,不得損害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的合法權益。
近年來,保險中介機構“多散亂”整治工作持續加大力度,規范性政策陸續施行,無法正常經營的保險中介機構加速“出清”。
2021年開始實施的《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監管辦法》,督促保險中介機構在一年整改自查期內完成信息化系統建設,否則其將失去經營保險中介業務資格。
2022年2月起施行的《保險中介行政許可及備案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保險中介行政許可及備案的事項范圍、辦事條件、申請或備案材料、申請程序等。
2022年6月,銀保監會印發《關于印發保險中介機構“多散亂”問題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則重點提及“三類”機構將被清理、清退。其中包括“無人員、無場所、無業務”的保險中介機構;不符合現行監管要求的保險中介機構;以及對分支機構管控失序、存在“加盟”“掛靠”等行為的法人保險中介機構,而相關分支機構也將被清退。
從銀保監會披露的保險專業中介機構法人名單亦可看出這一趨勢的延續。2020年底、2021年底和2022年底,我國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的數量分別為2640家、2610家和2582家。與此同時,監管也加大了對保險中介機構違法違規情形的處罰力度。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保險行業全系統中介條線近4年共檢查機構2684家,處罰機構899家,處罰金額1.2億元。從監管處罰情況來看,“未進行銷售人員執業登記”“利用業務便利為其他機構和個人牟取不正當利益”“未制作客戶告知書或其他缺少必要的項目”“未按規定管理業務檔案”和“編制或提供虛假的報告、報表、文件及資料”等成為保險中介機構涉案的主要違法違規事由。
業內人士指出,上述被“勸退”的保險中介分支機構占齊了“三類”被清退事由。與以往注銷《保險中介許可證》和《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不同,這次監管層面首次發公告“勸退”保險中介省級分支機構。在監管持續發力下,“多散亂”問題整治工作更進一步,保險中介機構向規范化、專業化發展成為大勢所趨。記者 胡恩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