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聚看點】業績顯韌勁 創新添活力 滬市公司2022年“成績單”可圈可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環境承壓不改業績增勢,2022年,滬市公司整體生產經營展現較強韌性,修復態勢不斷鞏固。
分板塊來看,截至2023年5月3日,滬市主板1689家上市公司(除交大昂立外)已全部完成2022年年報披露:合計實現營業收入50.55萬億元,同比增長6%;凈利潤4.16萬億元,同比增長2%;扣非后凈利潤3.95萬億元,同比增長3%。相較2019年,上述3項經營指標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8%、6%和7%。約六成滬市主板公司營收擴大,三成營收超百億元;超八成實現盈利,近五成實現利潤增長。
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科創板公司亦迸發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活力:2022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突破萬億元和千億元,共計實現營業收入12120.49億元,同比增長29%;凈利潤1135.89億元,同比增長6%;扣非后凈利潤907.81億元,同比增長9%。其中,近七成科創板公司去年營業收入增長,四成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超八成公司實現盈利,五成凈利潤增長,49家公司增幅翻倍。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度,科創板9家上市時未盈利企業上市后首次實現扣非前后凈利潤均為正值,股票簡稱順利“摘U”,企業借力資本加速騰飛。
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
與業績穩定增長相呼應,滬市一批關乎國計民生的支柱型公司全力穩固經濟大局,也有效帶動了相關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
以新型基礎設施為例,以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軌道交通為代表的新基建,一頭連著巨大的投資與需求,一頭牽著不斷升級的強大消費市場,逐漸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如滬市主板三大通信運營公司以5G基站為基點,輻射了整條從系統設備到手機芯片再到終端設備的、具備完整性和競爭力的本土移動通信產業鏈,2022年合計凈利潤增速為12%。記者 林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