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萬源法院:以法賦能助力茶旅融合發展 快報
茶、旅是四川省達州市萬源鄉村振興的富民產業。近年來,萬源法院緊緊圍繞達州市委“文旅興市”戰略,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主動服務茶旅產業融合發展,助力萬源擦亮“巴山綠肺·硒旺萬源”旅游名片,為全力爭創天府旅游名縣、建設“生態福地·和美萬源”貢獻司法力量。
(資料圖片)
深耕綠色審判,護航大巴山生態茶園
“當時只是想焚燒地里的雜草、秸稈,好耕種蔬菜,沒想到引發了山火,造成如此嚴重的損失?!遍L田壩村村民王某某懊悔地說。
原來,長田壩村王某某因過失焚燒,導致西溪溝292.5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達37.8畝)林地受損,給國家森林資源造成損失。萬源法院劉東法官在事實清楚、證據明確的前提下,對被告人王某某當庭判處刑罰,并判決承擔對被毀林地的修復義務。
近年來,萬源法院認真貫徹“保護優先、修復為主”的環境司法理念,通過有效整合審判資源,選派資深法官擔任環資庭庭長,抽調刑事、民事、行政審判法官組成專門合議庭,加快推動環資審判的專門化進程。依法嚴厲打擊盜伐濫伐林木、非法捕撈水產品等環境資源類刑事犯罪,切實保護大巴山區自然生態環境資源,司法助力好山好水出好茶。積極探索“司法+碳匯”生態修復模式,建立任河生態環境司法修復基地,常態化開展增殖放流、補植復綠活動,用實際行動守護好這抹綠茶香。2020年以來,依法妥善審結環境資源類案件39件,判決賠償生態修復費用1.7萬元,增殖放流魚苗34萬余尾。
夯實茶鄉治理,營造茶旅發展新環境
“原本我只是想咨詢解決辦法,沒想到把問題都解決了,感謝萬源法院的法官和調解員?!眲偸盏劫r償款的雷某某滿臉喜悅地說。
為積極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夯實基層基礎,萬源法院堅持以訴訟服務前移為突破口,在村鎮設立法律服務站點18個、巡回審理點3個,為當地茶農、茶企、茶商提供法律咨詢、訴訟調解等服務;成立由政府退休干部、退休法官等組成的便民調解工作室,圍繞茶產業土地租賃、勞動關系、游客維權等糾紛,運用多元化調解機制,能動化解矛盾糾紛,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發展環境;建立聯席會議、工作臺賬、調解名冊、宣傳引導、評估激勵5項工作機制,規范調解行為,確保涉茶旅糾紛調解依法公正、平等自愿、高效便民。
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生態富硒茶品牌
“感謝法院人性化的執行措施,才讓企業不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得以繼續正常經營。我們一定會信守承諾,按時還款!”某茶企負責人饒某激動地說。
原來,某茶葉公司因借款合同糾紛欠萬源農村商業銀行330萬元。在原告申請強制執行后,該茶企仍未履行,經法官了解,該茶企目前經營狀況不佳,資金回流緩慢,不能一次性支付完所有借款。于是,在萬源法院的主持下,某茶企與萬源農商銀行達成分期履行還款執行和解協議。
據悉,萬源法院始終堅持并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開設涉茶企訴訟綠色通道,安排專人全程指導辦理,給予優先立案。以智慧法院建設為依托,建立“24小時自助法院”,全面推廣線上立案、跨域立案及網上繳納訴訟費等功能。對涉營商環境類案件實行“快審、快執、快結”工作機制,縮短審理周期,跑出司法辦案加速度。
延伸司法服務,探索法治宣傳新樣式
“這個好!以后遇到類似情況,我們就知道該怎么做,心里也踏實。”一邊翻閱宣傳冊一邊聽釋法講解的生琦富硒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光明高興地說。
統籌抓好特色茶產業發展和鄉村文化培育,塑造茶旅融合金招牌,促進鄉村旅游提檔升級,是萬源市近年來積極探索的發展新路徑。茶企作為其中關鍵一員,增強法治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據萬源法院副院長高偉介紹,在首屆“巴山青”茶文化節期間,由院領導帶隊,12名法官分別深入巴山青、巴山雀舌等9家茶企開展集中走訪活動,現場把脈問診,開出“定制化”處方,幫助茶企降低訴訟風險;并選取涉茶糾紛典型案例,編印《涉茶企案例匯編》,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幫助轄區茶企破解法律難題,防范化解經營風險;常態化開展巡回審判,增強茶農法治意識。(劉劍波)
關鍵詞: